news center
2018.06.22 基石資本 瀏覽次數(shù):
在“2018第二十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”的趨勢與策略分場上,基石資本合伙人李小紅發(fā)表了題為《獨角獸的投資邏輯》的主題演講。
李小紅提出,未來走得長遠的公司一定是技術公司。他認為,要做好投資,必須對行業(yè)和技術有正確認知。未來每個投資人都繞不開技術認知這個話題,每個投資機構都必須沿著技術專業(yè)化道路不斷前行。
他認為,在當前形勢變化極快的情況下,基金管理公司需要判斷中國經濟的底色。中國經濟的底色體現(xiàn)為兩點:一,中國現(xiàn)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;二,中國有巨大的市場,市場縱深廣,特別是中國有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。
以下根據(jù)李小紅的現(xiàn)場演講整理:
獨角獸:熱鬧背后是焦慮
獨角獸現(xiàn)在非常熱門,大家都在談,但這兩個詞應該是有沖突的:獨角獸一定是非常熱鬧的,但獨角獸熱鬧的時候,實際上提高了供給側的溢價能力,給我們投資方帶來了焦慮。焦慮主要在三方面:一是企業(yè)估值變高,二是風口企業(yè)變多,三是競爭非常激烈。
最近發(fā)生在深圳的大疆無人機競價融資事件大家都知道,這給投資方帶來了焦慮。怎么辦?我們內部探討這事時有個結論,投資包括三要素:第一詳盡分析,第二保證本金安全,第三期望合理的收益。對基金來說,本金安全非常重要,但我們可能更多的是通過資產配置,通過多個項目的配置來保證本金的安全。三個要素中只要有一個沒達到,可能就在投機。長期而言,如果你堅持投資,你會得到一個投資的結果,如果你堅持投機,你會得到一個投機的結果。
中國經濟的底色體現(xiàn)為兩點:一,中國現(xiàn)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;二,中國有巨大的市場,市場縱深大,特別是中國有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。
技術認知是未來每個投資人要面對的話題
對我們來說,不管形勢怎么變化,估值多高,競爭多激烈,我們基金管理公司都得往前走。投資市場就像大海一樣,有很多浪花,如果我們不斷地追逐浪花,浪花在的時候你很興奮,浪花不在的時候你就可能會失落,但大海永遠在那里,大海的底浪永遠在那里。所以在變化速度極快的情況下,我們要認清底色,要判斷中國經濟的底色。
中國經濟的底色體現(xiàn)為兩點:
一,中國現(xiàn)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。中國有將近14萬億美金的GDP,美國GDP將近20萬億美金。我們的智能手機、電視機、洗衣機等,很多領域都是第一。凡是中國人干的事情別人都沒法干了,這是中國經濟的底色之一。
二,中國有巨大的市場,市場縱深大,特別是中國有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。舉個例子,去年吉利賣了120萬輛汽車,主要賣給誰?深圳很少見,但其它地方非常多。第二個,世界杯前后,100寸、120寸的激光電視賣給誰了?其實都不是一線城市,一線城市首先是房子比較小,裝不了大電視;其次他們沒有太多時間去看這些大電視播放出來的精彩節(jié)目。所以一線城市對這類產品的需求空間太小,時間不多,但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有很大的市場,這是中國經濟的第二個底色。
而且這個市場是通過世界第一的高鐵,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,我們最快的4G、5G網(wǎng)絡,最發(fā)達的社交網(wǎng)絡將所有人聯(lián)系在一起,所以它通過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,把整個13億人緊緊聯(lián)系在一起,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底色。
風險就是來自于不知道你在干什么。我們做投資一定要認知到兩方面:行業(yè)的認知和技術的認知。
風險就是來自于不知道你在干什么。我們做投資一定要認知到兩方面:行業(yè)的認知和技術的認知。
我這里特別講一下技術認知,未來走得長遠的公司一定是技術公司。像我們今天看到的今日頭條,它就是把AI大數(shù)據(jù)精確到分析每一個人上,知道你的愛好。騰訊的游戲為什么男女老少通吃,騰訊通過這么多年的分析,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,我們很多無意識的點擊活動或一瞬間的愛好,也會被騰訊知道,這就是王者榮耀——最成功游戲背后的基礎。未來每個投資人都繞不開技術認知這個話題,每個投資機構都必須沿著技術專業(yè)化道路不斷前行。
基石如何邂逅獨角獸
我們有幸投了兩家獨角獸明星企業(yè),一個是商湯科技,一個是柔宇科技。它們如今已經非常熱門,但我們在它將熱未熱的時候、在賽道還不是很擁擠的時候就投了他們。
我們在2016年底投了商湯科技,當時市場還是將起未起。這與我們的投資邏輯是一致的,人工智能現(xiàn)在看起來非常熱,但曾經非常冷,前一波冷的時候是90年代末,這一波興起是2011年到2012年,中間有十幾年的斷層,當時所有學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的人都找不到工作,所以我們有十幾年的人才斷層。
我們投商湯科技有三大原因:
第一,它擁有1/4的人工智能領域頂尖人才。我們判斷如今人工智能領域只有400到500個博士是頂尖人才,其中商湯壟斷了120個博士,谷歌、facebook各自壟斷了100多個博士,其他大概一百位被全球其他AI公司瓜分掉了,所以這是我們看中商湯的第一點。
第二,它的原創(chuàng)技術真正達到了跟谷歌、微軟、facebook同層次的水平。
第三,它的團隊商業(yè)能力非常強。商湯科技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湯曉鷗是一個連續(xù)創(chuàng)業(yè)者,經歷過失敗,知道怎么接地氣,能夠積極考慮變現(xiàn),考慮企業(yè)財務健康,而不是永遠在燒錢。
6月6日,柔宇科技公司宣布,投資約110億元的柔宇科技全柔性顯示屏大規(guī)模量產線成功點亮投產。
我們投的另外一家獨角獸是柔宇科技,我們2015年投了它,今年又加碼了。這個團隊主要是來自斯坦福和清華的團隊。我們在2015年投它時也有巨大的爭議,但我們判斷它是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平臺級公司,它的主要特點來自它的原材料、工藝和設計能力,它的團隊也非常好。6月6日,柔宇科技公司宣布,投資約110億元的柔宇科技全柔性顯示屏大規(guī)模量產線成功點亮投產,這也是全球首條類六代柔性顯示屏生產線,這對中國的電子產業(yè)將產生巨大的影響,我們看中的也是它這樣的能力。它是全柔性,會對三星和京東方造成一定的沖擊。
獨角獸為什么越來越多?實際上就是三個方面。
第一,錢多。
第二,新技術的更迭,這里就會講到人才的問題。中國這幾年為什么突然在各個領域有很多黑科技出來,這主要是跟人才相關。我們判斷人才相關主要來自三處:現(xiàn)在最優(yōu)秀的人才,比如北大清華科大等,不再把出國作為他們第一首選,所以我們有很多優(yōu)秀的人才留在國內;二,外企撤退導致很多高管人才留下來;三,海歸,出國的人才選擇回國內創(chuàng)業(yè)。這三個方面人才的疊加,導致我們現(xiàn)在有很多機會,有很多技術突破,這樣導致我們很有機會出獨角獸。
第三,監(jiān)管上的寬松和鼓勵。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,不管是從聯(lián)想還是中興的情況,大家對技術競爭重要性的認識比以前都更深刻,所以我認為獨角獸會越來越多。但是也有可能獨角獸的周期在慢慢地縮短,這也導致量會突然涌現(xiàn)出來。
我們對獨角獸投資有一些總結:
首先要專注于有巨大市場需求的行業(yè)領域,不管是做AI還是做顯示,這些都是大的市場。
第二企業(yè)必須有護城河,不管是商湯的人才積累,還是柔宇的獨門科技,護城河一定存在,其它企業(yè)短期之內沒法通過模仿和抄襲取得核心技術。
第三一定要商業(yè)化,擁抱有清晰的商業(yè)化路徑或實踐,能夠在短期內把護城河優(yōu)勢轉化為商業(yè)化優(yōu)勢的團隊。當然交易的估值也很重要,我們都是在兩年前三年前投資商湯和柔宇,現(xiàn)在再投資就要考驗大家了。
另外我們介紹一下我們其它的獨角獸,一個是豪威科技,他原本是一家在美國退市的公司。我們所有手機的攝像頭全世界只有三家在做,豪威是第一家,后來才有索尼跟三星。豪威科技在汽車電子和安防都是世界第一,如今這家公司將在A股上市,它一定會成為世界級最有競爭力的芯片公司。
同時我們在文娛領域的投資也有米未傳媒等。我們在米未第一輪融資時就投了它,當時米未估值3億美金,現(xiàn)在大概十幾億美金了,所以我們一貫的作風就是動手早,看得準。
謝謝大家!
幾年前,我曾提出一個問題:中國經濟繁榮的根基是什么?
我認為是“重商主義(這里借指市場經濟)”與“儒家文化”這兩個因素的核聚變,只要我們的體制大門開一條小小的縫,中國老百姓與生俱來的聰明、勤奮、奮不顧身,幾千年窮怕了的物質主義和實用主義,就能創(chuàng)造一個新天地。
2021年,我見到一個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長,談及張維迎所言“直到20世紀70年代,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時期好多少”,他說這是真的,1978年他沒有見過電,全家所有家當是一個小木柜。1979年,我的好朋友,一個咨詢集團的董事長考上了大學,報到前他勤工儉學,騎六七十里山路賣冰棍,山里的一戶人家,用幾個雞蛋和他換了一根,全家人排成一排每個人吮吸一囗。
在改革開放前,這是中國普遍的景象。而我們這一兩代人,在改革開放后,懷抱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創(chuàng)造了人類發(fā)展史上的奇跡。40多年過去,我們看到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偉大的中國工業(yè)革命,怎么贊揚也不為過!
而另一方面,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,走完了發(fā)達國家?guī)装倌甑穆?,這也就注定了,我們上山的道路,更加的陡峭。同時,中國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,其發(fā)展正常就是“孔雀東南飛,五里一徘徊”。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,我們講究的是實用主義,中國的政策也是因時、因勢而變的。
因此,并非一些簡單的因素就能夠遏制中國的增長,只要不出現(xiàn)戰(zhàn)爭這樣會擾亂經濟進程的極端因素,只要中國依然堅定地支持民營經濟發(fā)展,保護企業(yè)家精神,中國經濟的前進步伐就是堅定不移的。
如果認同這一點,那么無論是短期的政策、市場變化還是長期的中美對抗,都不會讓我們產生太大的焦慮。
具體從我們做企業(yè)和做投資來講,也無需過度悲觀?!俺林蹅扰锨Х^,病樹前頭萬木春”,在一些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衰落的同時,也永遠有一些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在崛起。
以半導體產業(yè)為例,我們不必糾結于半導體仿佛一年緊缺、一年過剩,因為問題的核心不是這個。問題的核心是第四次工業(yè)革命離不開半導體技術,而中美對峙、科技封鎖,將進一步迫使中國在所有科技領域謀求自主可控,進一步迫使中國以舉國體制解決創(chuàng)新問題。同時,當一項投資吻合科技進步趨勢和政策引導的雙重影響時,其估值亦將脫離傳統(tǒng)財務模型。這些才是中國硬科技投資的重要的底層邏輯。
看待資本市場,我們更不必計較一時的股價波動?;仡櫄v史,在資本市場發(fā)生劇烈調整時,那些優(yōu)質的企業(yè)往往也會出現(xiàn)大幅下跌,但不同的是,優(yōu)秀企業(yè)不僅能收復失地,還能再攀高峰。因此,我們繼續(xù)堅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術、有企業(yè)家精神的企業(yè)。而從我們的投資經歷來看,那些有企業(yè)家精神的企業(yè)最終都帶領我們穿越了周期,并獲得了異乎尋常的回報。
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!